2025年7月7日
美股上周再創歷史新高。世界亦再次恢復正常。但近月的政策衝擊是否真的就此減退?
投資者需留意的是,只有以美元計價的標普500指數創歷史新高。如以其他主要貨幣計算,指數仍然低於今年初的高位。事實上,美元近期的下跌速度再次加快,同時標普500指數急升。造成美元新一輪跌勢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受到承險氣氛影響。但這亦可能反映總統特朗普希望盡快公布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的繼任人,即「影子主席」。加上總統呼籲聯儲局減息,令美國政策公信力面臨進一步的風險,或損害美元作為「最終儲備貨幣」的信心。
展望未來,美股強勢上行過後,現時可能會對負面消息較為敏感(見第2頁)。除了「財政政策」和聯儲局領袖的憂慮外,7月9日關稅緊張局勢或再次升級,亦有可能重新引發市場波動。不過,更大的風險或許在於夏季數據更明確地顯示經濟正在降溫。雖然6月整體就業數據較預期佳,但其他勞動市場指標卻表現疲弱(私營就業及ADP就業),而5月消費開支下跌。平均而言,近期數據均低於預期。假如低於趨勢的增長維持一段時期,將可能為經濟帶來「失速」風險——回顧過去,如美國增長低於趨勢水平約1個百分點,往往會陷入衰退。市場在夏季初稍為喘定,但今年稍後可能再次波動。
私人信貸活動在2025年初降溫,因銀團貸款市場競爭激烈,且宏觀不確定性導致併購交易情況欠佳。但一些私人信貸專員預期,隨著銀行陸續退出市場,以及私募股權企業轉向私人債務基金為中端市場槓桿收購融資,將可帶動該資產類別進一步增長。目前,私人信貸管理人保持活躍——專注於再融資和附加交易,尤其是健康護理和商業服務等防守型行業,因這類行業獲私募股權發起人大力支持,違約風險較低。
對投資者而言,私人信貸的吸引力在於其綜合息率吸引、入息穩定,及其低波幅特性可作為投資組合的多元化工具。按照歷史標準,私人信貸的違約率仍屬偏低。雖然近期的關稅不確定性削弱了借款人的信貸狀況,但運用實物支付(payment-in-kind)利息和靈活貸款架構等工具,正有助借款人應付逆境,同時保障投資者的資金。2025年的減息前景應有利借款人,並鼓勵交易活動復甦,為私人信貸前景帶來支持。
投資價值及其任何收益可升可跌,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最初投資的金額。過去表現不能預測未來回報。息率水平不獲保證,日後可升或可跌。僅供參考,不應視為投資特定國家、產品、策略、行業或證券的建議。多元化並不能確保盈利或防止虧損。所表達的任何觀點均截至編製為止,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所提供的任何預測、預計或目標僅供參考,概非任何形式保證。資料來源:滙豐投資管理及彭博。數據截至2025年7月4日(英國時間上午7時30分)。
美股於今年初遭拋售過後重返歷史高位。科技股(佔MSCI美國指數35%比重)推動股市上揚。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科技股與通訊服務業合共佔2025年美國預測利潤增長的逾60%。
目前市場氣氛趨向承險,但如希望在投資組合偏重科技股(尤其是人工智能主題)仍然需要保持審慎。在4月,科技股動能受挫,引致26%的跌幅,為最大跌幅之一。這反映了股價高度敏感,定價反映著完美預期,但會受到突如其來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所打擊,而當中有一些風險可能仍然存在。不過,市賬率已重上12個月高位。
此外,雖然近期科技業的利潤(及預測)表現強勁,但增長主要集中於人工智能晶片競爭及建立數據中心,這些領域的長期利潤模式尚未明朗。因此,就目前而言,部署人工智能周邊行業的策略或是明智之舉。
美國信貸市場自4月「解放日」公布關稅以來強勁復甦。初段的拋售與過去10年的情況一致,但投資級別信貸的復甦速度更勝2018年底時總統特朗普推行第一輪關稅、2022年初的通脹衝擊,以及2015年底油價暴跌。高收益信貸的復甦亦同樣強勢,與股市回升一致。
某程度上,迅速反彈是由信貸基本因素的指標穩健,以及美國企業的盈利能力強韌所帶動。市場具備有力的技術支撐亦發揮了一些作用。不過,近期宏觀數據已顯示出疲弱跡象,其中申領失業救濟人數持續升至周期新高。近期國民收入及產品賬戶(NIPA)的企業利潤數據,及最新美國第一季GDP數據的個人消費亦呈受壓跡象。因此,投資者可能需要保持審慎。
印度股市經歷兩年強勁升勢後,於2025年初稍作喘息,較高的估值因利潤前景回軟而有所回落。但在第二季,價格動能再次回升。而這一次,印度的結構性利好因素,同時受惠於國內宏觀政策向好,以及外國投資者重拾興趣。
利潤預期受到環球貿易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國內需求減弱,及信貸增長放緩所影響。但現時情況似乎回穩。利潤下調趨勢正在減慢,加上消費信心增強、提前放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支持及通脹下降,均令周期前景有改善。
預期2025年的按年利潤增長略高於10%,2026年將加快至約15%。估值亦有所改善。雖然貿易政策仍然構成風險,但印度傾向由國內市場主導,或許可提供一些保護力。
過往表現並非未來回報指標。息率水平不獲保證,日後可升或可跌。僅供參考,不應視為投資特定國家、產品、策略、行業或證券的建議。多元化並不能確保盈利或防止虧損。所表達的任何觀點均截至編製為止,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指數回報假設所有分派再投資,不反映費用或開支。您不能直接投資於指數。所提供的任何預測、預計或目標僅供參考,概非任何形式保證。資料來源:滙豐投資管理。Macrobond及彭博。數據截至2025年7月4日(英國時間上午7時30分)。
資料來源:滙豐投資管理。數據截至2025年7月4日(英國時間上午7時30分)。僅供參考,不應視為投資特定國家、產品、策略、行業或證券的建議。所表達的任何觀點均截至編製為止,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所提供的任何預測、預計或目標僅供參考,概非任何形式保證。
風險市場氣氛上周有改善,因提前公布的美國就業報告表現勝預期,同時美越宣布達成貿易協議。美元持續轉弱,美國國庫券息率上升,息率曲線趨平。英國政府債券息率本周表現波動,收市報升,財政擔憂再次受關注。德國政府債券表現領先,息率微升,早前公布的歐元區調和消費物價指數沒有帶來意外。股市方面,美股普遍上揚,歐洲股市升幅較為溫和,DAX指數下跌。日本日經225指數繼上周向上後回落。其他亞洲市場個別發展:中國內地上證綜合指數報升,香港恒生指數在區內領跌,受科技股轉弱拖累。商品方面,油價、金價和銅價均上漲。
本文件或影片由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1號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HBAP」)編製。HBAP 在香港註冊成立,為滙豐集團成員。本文件或影片由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HBAP、滙豐銀行(新加坡)有限公司、滙豐(台灣)商業銀行有限公司及滙豐金融科技服務(上海)有限責任公司(合稱「分發方」)分發及╱或提供。本文件或影片僅供一般傳閱及參考用途。
無論基於任何原因,本文件或影片所載之部分或全部內容均不得複製或進一步分發予任何人士或實體。如於某司法管轄區內分發本文件屬違法,則不得於該司法管轄區內分發本文件或影片。所有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使用本文件或影片,均屬使用者的責任,並有機會引致法律訴訟。本文件或影片只提供一般性資料,文件內所載的觀點,並不構成投資研究或出售或購入投資產品的意見或建議。本文件或影片內所載的部分陳述可能會被視為前瞻性陳述,提供目前預測或未來事件預估。相關的前瞻性陳述不保證未來表現或事件,並涉及風險及不確定性。基於多項因素,實際結果可能與相關前瞻性陳述大不相同。HBAP 及分發方對更新其中的前瞻性陳述,或對提供實際結果與前瞻性陳述的預測不同的原因,概不承擔任何責任。本文件或影片並無契約效力,在任何情況下,於任何司法管轄範圍內均不應被視為促銷或建議購入或出售任何金融工具,而此等建議並不合法。當中所載內容反映滙豐環球投資委員會於編製時的觀點及意見,可能隨時變更。這些觀點未必代表滙豐投資管理目前的投資組合構成。滙豐投資管理所管理的個別投資組合主要反映個別客戶的目標、風險取向、投資期限及市場流動性。
投資價值及所得收益可升亦可跌,投資者有機會未能取回投資本金。本文件或影片所載之過去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所載之任何預測、估計及模擬均不應被視為將來表現的指標。任何涉及海外市場的投資,均有機會受到滙率兌換影響而令投資價值上升或下跌。與成熟市場相比,新興市場投資本質上涉及較高風險,而且較為波動。新興市場的經濟一般倚賴國際貿易,因此一直以來並可能繼續會受貿易壁壘、外滙管制、相對幣值控制調整及其他與其進行貿易的國家╱地區實施或協商的保護主義措施的不利影響。而此等經濟體系亦會或繼續受到其他與其進行貿易的國家╱地區的經濟狀況的負面影響。投資涉及市場風險,請細閱所有與投資相關的文件。
本文件或影片就近期經濟環境提供基本概要,僅供參考。文章或影片代表 HBAP 的觀點,並以 HBAP 的環球觀點為依據,未必與分發方的當地觀點一致。其內容並非按照旨在促進投資研究獨立性的法律規定編製,並且分發前不受任何禁止交易規定的約束。其內容不擬提供且投資者不應加以依賴以作會計、法律或稅務意見。作出任何投資決策之前,應諮詢獨立的財務顧問。如選擇不諮詢財務顧問,則須審慎考慮投資產品是否適合。建議您在必要時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
有關第三方資料乃取自我們相信可靠的資料來源,我們對於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或完整性並無作出獨立查證。 因此您必須在作出投資決策前從多個資料來源求證。
此條款僅適用於滙豐(台灣)商業銀行有限公司向其客戶分發時的情況:滙豐(台灣)辦理信託業務,應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及忠實義務。滙豐(台灣)不擔保信託業務之管理或運用績效,委託人或受益人應自負盈虧。
關於 ESG 與可持續投資的重要資訊
我們現在為許多嚴重排放溫室氣體的產業提供資金。 我們制定了一項策略來幫助客戶與我們一同減少排放。 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www.hsbc.com/sustainability。
從廣義上,「ESG 與可持續投資」產品包括在不同程度上考慮環境、社會、管治與╱或其他可持續發展因素的投資策略或工具。我們包括在此類別的個別投資可能正在改變,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成果。並不保證 ESG 與可持續投資所產生的回報與不考慮這些因素的投資回報相近。ESG 與可持續投資產品或會偏離傳統市場基準。此外,ESG 與可持續投資或可持續投資帶來的影響並沒有標準定義或量度準則。ESG 與可持續投資及可持續發展影響的量度準則是(a)高度主觀,而且(b)在不同板塊之間與同一板塊之內可能存在重大差異。
滙豐可能依賴由第三方供應商或發行機構設計與╱或報告的量度準則。滙豐不會經常就量度準則自行作出具體的盡職審查。並不保證:(a) ESG╱可持續發展影響或量度準則的性質將與任何個別投資者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保持一致;(b) ESG╱可持續發展影響將達到指定水平或目標水平。「ESG 與可持續投資」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領域,新的監管規例可能生效,這或會影響投資的分類或標籤方式。今天被視為符合可持續發展準則的投資未必符合未來的準則。
*本文件或影片為 HBAP 根據英文報告翻譯的譯文。HBAP 、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滙豐(台灣)商業銀行有限公司、滙豐銀行(新加坡)有限公司及滙豐金融科技服務(上海)有限責任公司已採取合理措施以確保譯文的準確性。如中英文版本的內容有差異,須以英文版本內容為準。
本文件或影片的內容未經任何香港或任何其他司法管轄區的監管機構審閱。建議您就相關投資及本文件或影片內容審慎行事。如您對本文件或影片的內容有任何疑問,應向獨立人士尋求專業意見。
© 版權所有 2025。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權利。 未經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方式(無論是電子、機械、影印、攝錄或其他方式)複製或傳送本文件或影片的任何部分或將其任何部分儲存於檢索系統內。